
在阅读此文前,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 大家好,这里是北境翁,今天给大家聊一下有关琉球的情况。2025年10月1日凌晨,冲绳那霸市的国际通大街格外刺眼:50名美军宪兵分成小队,像“街头巡警”一样拦住路过的男性,掏出证件就查。 美军说这是“防止性侵案件重演”,冲绳民众最怕的就是美军犯罪:半个多世纪里,驻日美军及家属在这犯了6000多起刑事案件,性侵、杀人没断过,可定罪率连40%都不到。
现在美军反倒当起“执法者”,这到底是“自我约束”,还是霸权对主权的公然践踏?被74%驻日美军基地压在0.6%国土上的冲绳,为啥半个世纪都在抗议,却逃不出这个困局?
防性侵巡逻,藏着多少虚伪? 先看这场“巡逻”有多荒诞,国际通大街是冲绳最热闹的商业街牛跟投,白天游客扎堆,凌晨也有不少当地居民、夜班工作者路过。 美军宪兵带着制式装备直接拦人查身份证,这种“越界执法”,连日本共同社都忍不住点破:“不是美日联合行动,是美军单方面主导,把范围从基地周边扩到30公里外的市中心,更像对性侵受害者的二次羞辱。” 美军口中的“防性侵”,本身就是个笑话,冲绳县警局的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当地上报的性侵案件中,有17%的嫌疑人是美军及家属。
2024年3月,一名美军士兵在冲绳北谷町性侵当地女学生,最后因为“美军优先司法管辖权”,美方拒绝移交嫌疑人,案件至今没开庭。 更别说从1972年美军“归还”冲绳到2023年,美军及家属在当地犯下的刑事案件超过6000起,杀人、抢劫、纵火样样有,可真正被定罪判刑的不到40%。 一边是高企的犯罪率,一边是低到离谱的定罪率,现在靠“街头查身份证”就能防性侵?不过是做做样子,掩盖特权下的纵容罢了。
更让冲绳民众愤怒的是“双重标准”,如果是当地居民涉嫌犯罪,日本警方会按流程调查、拘留、起诉。 可换成美军,哪怕是恶性犯罪,只要没被日方当场抓获,就得先由美军拘押,美方想移交才移交,不想移交就用“军事司法管辖”挡回去。
2022年,一名美军家属在冲绳偷了当地居民的珠宝,价值200万日元,日方要求美方移交,美军以“家属不属于现役人员”为由拒绝,最后这事不了了之。这种“美军犯罪没人管”的现状,比犯罪本身更让人心寒。
霸权的“免罪金牌” 美军敢在冲绳这么横,核心是1960年签署的《日美地位协定》,这份协定里的“优先司法管辖权”,就是美军的“免罪金牌”,也是冲绳民众的“维权死穴”。 先看协定里的“霸王条款”:根据协定第17条,驻日美军及家属在日本犯罪,除非日方在犯罪现场当场抓获嫌疑人,否则必须先通知美方,由美方决定是否移交。 如果美方认为“案件涉及军事利益”,哪怕是杀人、性侵,也能把嫌疑人留在美军基地,用军事法庭审理,可美军的军事法庭,对针对平民的犯罪向来“从轻发落”,甚至不了了之。
这种“司法特权”,直接导致了“犯罪成本低”。冲绳大学法学教授山田隆司做过统计:2010-2020年,驻日美军及家属在冲绳涉嫌犯罪的案件中,美方移交日方审理的不到30%。 移交的案件里,最终定罪的又只有50%左右,相当于10个嫌疑人里,真正受到惩罚的还不到1.5个。
“反正犯了罪也大概率没事”,这种心理让部分美军人员更加肆无忌惮,2023年冲绳警方还破获过一个美军士兵盗窃团伙,专门偷当地居民的摩托车,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日元,团伙成员说“知道不会重判,才敢这么干”。 更离谱的是,协定还让美军基地成了“法外之地”。根据协定第4条,美军在日本使用基地,无需遵守日本的部分法律,甚至不需要对基地造成的污染负责。
冲绳的嘉手纳基地周边,土壤重金属超标是当地平均水平的8倍,地下水检测出有害化学物质,可美方以“协定没规定赔偿义务”为由,拒绝治理。
冲绳的双重悲剧 从根源上讲,冲绳本来就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,它的悲剧,从1879年就开始了,现在又被美军当成“东亚军事桥头堡”,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。 从15世纪起,冲绳就是独立的琉球王国,和中国明清两代保持宗藩关系。后来日本明治政府强行吞并琉球,废除琉球王国,改为冲绳县,还销毁了大量琉球的历史文献,这是赤裸裸的侵略,可日本至今不愿承认。 二战后的“二次伤害”更为严重,美军为了攻占冲绳,和日军在这里打了3个月的“冲绳战役”,造成20万冲绳居民死亡,占当时冲绳人口的1/3,很多居民是被日军强迫自杀的,还有不少人死于美军的轰炸和炮击。
战役结束后,美军开始占领冲绳,圈占大量土地修建军事基地,把冲绳当成“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”。 1971年,美国和日本签署《冲绳归还协定》,把冲绳“归还”给日本,却保留了全部基地的使用权,说白了,这不是“归还”,是“交易”。
结果就是,日本获得领土名义上的主权,美国则保住了在东亚的军事存在,而冲绳民众,只能继续忍受基地带来的噪音、污染和犯罪。 现在的冲绳,成了“基地上的县”。整个日本的驻日美军基地,74%都在冲绳,可冲绳的面积只占日本国土的0.6%,嘉手纳基地占了那霸市近1/4的土地,边野古基地的填海工程还在侵占周边的海域。
当地居民要么靠基地工作谋生,要么就得忍受基地带来的危害,形成了“经济依赖基地、社会反对基地”的悖论。
主权换“安全”,终究是泡影 日本政府对美军的纵容,看似是“靠美日同盟保安全”,实则是丧失了对本国领土的控制权,还让冲绳民众承受了所有代价。 根据《日美安全保障条约》,日本要为驻日美军提供基地和经费,却不能干涉美军的日常行动,美军在冲绳搞“单方面巡逻”,日本政府只能“事后追认”,连提前协商的权利都没有。 更讽刺的是,日本33个一级行政区中,有28个都支持修改《日美地位协定》,要求取消美军的优先司法管辖权,可日本中央政府因为怕得罪美国,从来没真正推动过修改。
日本政府觉得“靠美国能保安全”,可实际上,美军在冲绳的基地,反而让冲绳成了“潜在靶场”,嘉手纳基地是美国在东亚的“情报中心”,部署了大量雷达和侦察机,一旦发生冲突,这里很可能成为攻击目标。 2024年,冲绳县议会通过决议,要求日本政府“明确美军基地的安全风险”,可日本中央政府只是含糊其辞,说“美日同盟能应对各种威胁”,这种“自欺欺人”,不过是为了掩盖“主权妥协”的事实。
靓丽风景线?不过是耻辱的印记 美军在冲绳的“自我巡逻”,不是孤例,而是美国全球霸权的一个缩影,从加勒比海的法外处决,到中东的随意驻军,美国总是把自己的特权当成“靓丽风景线”,却忘了这是对他国人权的践踏、对他国主权的侵犯。 冲绳的历史和现状,早就给世界提了醒:依附强权换不来真正的安全,纵容暴行只会养虎为患。 半个世纪来,冲绳民众的抗议从没停过,从1972年的“归还冲绳运动”,到2024年的“反对美军性侵”游行,他们用和平的方式争取自己的权利,却一次次被大国博弈忽视。
可这种坚持,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霸权的真面目:美国口中的“规则”,只是为自己服务的工具;日本追求的“安全”,不过是丧失主权后的“傀儡式安全”。 现在,日本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支持修改《日美地位协定》,国际社会也在关注冲绳的人权问题。 虽然改变还需要时间,但可以肯定的是,美军在冲绳的特权不会永远持续下去,日本的主权妥协也终会有尽头。
毕竟,任何霸权都经不起民众的愤怒,任何践踏主权的行为,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 美军在冲绳街头查身份证的那一幕,不是“防性侵”的正义,而是霸权踩在主权上的笑话,这道“风景线”,从来都不靓丽,只是耻辱的印记,终会被历史抹去。
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