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近期,全国多地病例增多。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情况,流感已经进入快速上升阶段卓信宝配资,不少孩子都中招了。
孩子一旦感染甲流,在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,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,缩短病程。
然而最近,在社交媒体上,不少家长都表示,奥司他韦的副作用实在是太大了!部分孩子在服药后出现呕吐、腹泻等常见胃肠道反应,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幻觉、胡言乱语、情绪异常等精神类症状。
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奥司他韦还能否继续使用?
1、吃了奥司他韦,有的孩子出现了“幻觉”
在社交媒体上搜索“奥司他韦副作用”, 可以看到不少家长描述孩子服药后出现了精神行为异常。
例如,有的孩子吃完奥司他韦后,半夜突然坐起、胡言乱语,称看见了“透明大球”、“墙上都是摄像头”,神情惊恐,像是出现了幻觉。

也有家长反映,孩子会“半夜起来眼睛瞪得老大”,甚至会大喊大叫,像“恐怖片”一样。



还有的孩子表现为脾气暴躁、情绪激动等问题,“各种乱发脾气,疯了一样”。

看到这些精神异常的描述后,不少父母表示,自己家孩子也出现了类似症状。还有父母表示,再也不敢给孩子吃奥司他韦了。
但也有家长和专业人士指出,甲流引起的高烧本身可能导致幻觉、嗜睡、抽搐、意识障碍等问题卓信宝配资,也就是大众常说的“烧糊涂了”,并不一定是奥司他韦导致的。


所以,奥司他韦真的会引起儿童出现幻觉、意识模糊、发脾气么?
2、奥司他韦确实存在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,需要警惕
其实,早在很多年前,就有奥司他韦引发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报道和研究。
2007年,日本曾发生2例青少年在服用奥司他韦后跳楼身亡的案例,人们开始关注奥司他韦所引起的神经精神不良反应。
2008年,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报告了全球范围内8543例服用奥司他韦后出现精神异常症状的病例,并发布警示称该药可能引发精神错乱、幻觉等严重反应,甚至导致死亡,儿童群体风险较高[1]。
同年,罗氏制药公司更新了奥司他韦的药品说明书,明确标注其可能引起的精神系统不良反应,包括惊厥、意识模糊、行为异常、幻觉、情绪激动、焦虑、噩梦等,并指出这些反应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。

我国也有研究指出,部分成年、儿童患者在服用奥司他韦后,出现过兴奋、思维混乱、在病房内随地大小便、谩骂攻击医护人员[2],出现自伤行为,用铅笔尖扎自己手[3],烦躁、易哭闹等情绪异常[4、5]。大多数患者在停药或治疗两天后,不良反应均有所改善甚至消失。
对于奥司他韦如何引发上述不良反应,目前机制尚不明确。
主流观点认为,可能是由于药物成分透过“血脑屏障”,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短暂影响。尤其是青少年儿童,血脑屏障没有成人发育的完善,药物更容易进入大脑内[6]。此外,高热本身也可能引起精神症状,有时会与药物副作用相互交织,难以完全区分。正如药品说明书中的最后一句提到的,“在未服用本品的流感患者中,也报告了此类精神不良事件”。
因此卓信宝配资,当孩子出现了精神异常,到底是奥司他韦药物的副作用,还是高热引起的, 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。
不过,对于奥司他韦潜在的精神神经系统副作用,虽然罕见,但确实需要引起大众重视。
3、奥司他韦到底还能不能给孩子吃?如何理性看待它?
面对可能存在的精神不良反应事件,部分家长有所担忧,到底能不能给孩子吃奥司他韦了?
其实,与其纠结到底要不要用药,更应该做到的是,理性看待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。
首先,不乱用药,也别不用药。
在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期间,当孩子出现发热、鼻涕等症状时,不少家长不经过检测就给孩子用上奥司他韦,这其实是不对的。
奥斯他韦不是神药,它只对甲流、乙流有效,对于普通感冒,或是由细菌、支原体、合胞病毒、腺病毒引发的感冒或其他感染性疾病,服用奥司他韦并没有作用,还可能引发潜在的副作用。有研究学者分析了2.4万人的临床试验后发现,奥司他韦作为预防流感使用时,会增加患者精神障碍风险[7]。
然而,如果因为担忧奥司他韦的副作用,坚持不给孩子用药,错过最佳治疗时期,也是不对的。
奥司他韦仍然是目前公认的、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之一。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,其获益是大于风险的。且奥司他韦引发的精神系统副作用总体发生率不高,通常发生在服药后1-2天内,大多数情况下在停药后会迅速缓解或消失,因此也无需过分担心。
父母真正应该做的是,在首次服药后的48小时,密切观察孩子的表现。
如果孩子服药后出现了异常兴奋、胡言乱语、幻视或幻听、行为古怪、脾气异常暴躁等情况,应高度警惕。一旦发现上述精神行为异常,应立即停止服用奥司他韦,并第一时间带孩子就医,向医生详细描述所出现的症状,由医生评估情况,看是否需要更换为其他抗病毒药物或采取对症支持治疗,才是科学负责的态度。
总而言之,奥司他韦作为抗击流感的重要武器,其价值不容否认,但我们对它潜在的风险,尤其是对儿童可能带来的精神神经系统副作用,也必须有足够的警惕,既不能因噎废食,也不能掉以轻心。父母要做到,不该用的时候不用,该用的时候做好密切观察,才能帮孩子顺利度过流感。
参考文献:
[1] Toovey S , Prinssen E P , Rayner C R ,et al.Post-Marketing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iatric Adverse Events in Influenza Patients Treated with Oseltamivir: An Updated Review[J].Advances in Therapy, 2012, 29(10):826.DOI:10.1007/s12325-012-0050-8.
[2]杜方兵,杨万春. 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引起严重精神症状1例并文献复习[J]. 临床肺科杂志,2017,22(12)2327-2328.
[3] 康怡,张东肃,朱 莹.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致儿童自我伤害1例并文献复习[J].临床药物治疗杂志,2018,16(7): 81-82,88.
[4] 赵熙婷,王奎鹏,孟祥乐. 磷酸奥司他韦4例不良反应分析[J].中国合理用药探索,2019,16(2):147-149
[5]曾 娜,孙华君.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致甲型流感患儿躁狂[J].药物不良反应杂志,2019,21(5):399-400.
[6] Takashima T , Yokoyama C , Mizuma H ,et al.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P-glycoprotein function in the blood-brain barrier of nonhuman primates: PET study with R-11C-verapamil and 11C-oseltamivir.[J].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, 2011, 52(6):950-957.DOI:10.2967/jnumed.110.083949.
[7] Jefferson T, Jones M A, Doshi P, et al.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influenza in adults and children [J].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, 2014(4): CD008965.
[8]李菁,房德敏,张金红.奥司他韦致神经精神不良事件国内外文献系统回顾性分析[J].现代药物与临床, 2021, 36(12):8.DOI:10.7501/j.issn.1674-5515.2021.12.042.
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